九零年代初.世界超級摩托車錦標賽正盛時期
Superbike大排氣的加速度與極度輕巧的過彎表現.吸引了許多車迷的關注
然而當時本田車廠的銷售陣容.並沒有類似的市售車款
於是HONDA車廠.任命工程師馬場忠雄先生.開發一款以SBK為藍本
的大型仿賽車.也因而催生了HONDA CBR900RR Fireblad
透過600cc等級的輕量化鋁合金車體.搭配公升級四汽缸引擎並予以高轉速化
顛覆了以往公升級車款只能朝大型運動休旅車的方向去開發.而這樣的設計
目的是希望能讓一般普羅大眾都能體驗享受Superbike的駕馭樂趣
一代 1992~1994


1992年 CBR900RR Fireblad第一代誕生
發想來自概念車-CBR750RR
以直列4缸750CC引擎加以提升 排氣量直上893cc.
185kg的輕量車身乾重.最大馬力124ps/10.500rpm
在0~400米加速只需10.18s,極速可達260km/h
各方面優異的表現 使得CBR900RR Fireblad一問市就驚為天人
完全改寫大排氣量跑車歷史.重新定義市售Superbike標準
二代 1995

1995年 第二代CBR900RR Fireblad將細部設計安排的更成熟.
改良了進排氣系統.使動力輸出更加平滑
升級的懸吊系統增加高速行駛穩定性.
讓CBR900RR Fireblad又快又穩更安全
外型上由第一代的雙圓燈造型改為蝙蝠型大燈.
搭配橘金的"老虎花"配色.使整體車型更加帥氣
三代 1996~1997

1996年 第三代CBR900RR
Fireblad推出了新配設.車體造型保留上一代設計
引擎排氣量由前兩代的893加大至919cc
重新設計的三角台及車架鋼性略為降低.讓騎乘駕馭感覺更舒適輕鬆
同年推出的KAWASAKI ZX-9R在馬力性能方面幾乎和CBR900RR Fireblad相當
ZX-9R引擎排氣量為899cc.最大馬力139ps
CBR900RR Fireblad雖然排氣量增加至919cc.最大馬力128ps比較起來似乎稍嫌薄弱.
這讓CBR900RR Fireblad開始備感威脅
好在又輕量2kg的183kg車身乾重.完全大勝ZX-9R的215kg
靈活的操控性能讓它佔時穩住中量跑車的王者地位
四代 1998~1999

第四代CBR900RR Fireblad於1998年發表.1999年問世
重新進化的CBR900RR Fireblad在外觀內部細節都做了調整
和第三代同採鋁合金雙翼樑式車架及更加強化鋼性結構的後搖臂
配合偏移5mm的三角台及重新配置前叉位置及HAMS結構前後避震
提供更靈敏.直接的轉向操作
改採310mm加大碟盤.有效提升制動系統效能
引擎部分約有80%的大幅修改.為了更加輕量化
重新打造的不鏽鋼鋼頭.氣門.活塞等零組件使中段動力更平均
離合器改為六段變速使公路行駛加速上更有利
這代CBR900RR Fireblad即使大幅修改引擎等動力輸出系統
仍不敵YAMAHA R1的萬丈光芒
五代 2000~2001


隨著競爭對手與日俱增.2000年推出的第五代CBR900RR
Fireblad完全大改款
除引擎再提升為929cc外.並初次採用PGM-FI電子燃油噴注供油
還加入可變吸/排氣控制(H-VIX)及可變式排氣閥門控制(HTEV)
使CBR900RR Firebla推進到152ps的強悍馬力.與10.5kg-m豐沛扭力
新式鋁合金無樞軸式車架讓全車輕量化更上一層樓.
43mm倒立前叉及330mm直徑前浮動碟及液晶顯示儀錶皆為Fireblad最強最新裝備
三爪式合金輪圈也改採前後17吋規格.前120/70/17及後190/50/17
不再是前130/70 ZR16.後180/55 ZR17的設計
六代 2002~2003


2002年推出的第六代CBR900RR Fireblad沿革上代做出擴缸小改款
除了慣例偷輕設計外.排氣量大躍進至954cc
不過遭受歐盟環保法規限制.即使廠方公佈馬力數據比上一代增加
但實際新車加速力似乎沒有明顯提升
這點讓954完全不敵Suzuki GSX-R1000及YAMAHA 第三代R1兩大勁敵夾擊
更為強化的無樞軸式車架及數據直接取材自NSR500 GP賽車的後搖臂
全鈦合金製的排氣管這些部分讓954也不是這麼沒看頭

隨著時代不斷進步.讓CBR900RR Fireblad在進入Y2K時代功成身退
取而代之的.是全新進化的CBR1000RR超級跑車.
無論是性能.操控性.重量與配重表現.全新1000RR都超越以往
縱使如此.900RR替本田車廠在90年代寫下的銷售紀錄
與在車迷朋友心目中的地位.確實不容抹滅
|
|
|
車名 / CBR900RR(96~99第三代)
引擎形式 / 水冷四行程四汽缸DOHC16汽門
排氣量 / 919
馬力 / 128ps/10,500 rpm
扭力 / 9.3kg-m/8,750 rpm
壓縮比 / 11.1:1
供油方式 / 38mm CV式化油器
車重 / 183 kg
前輪尺寸 / 130/70 ZR16
後輪尺寸 / 180/55 ZR17
前懸吊 / 45mm正立前叉
後懸吊 / Pro Link單筒油壓彈簧
前煞車 / 296mm 雙鑽孔浮動碟配對向四活塞卡鉗
後煞車 / 220 mm 鑽孔浮動碟配對向單活塞卡鉗
長*寬*高 / 2,030 x 675 X 1,130
軸距 / 1,405 mm
座高 / 810 mm
油箱容量 /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