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上選手很容易因為過度專注與前車競爭而進入目標定影的危險狀態,
一個不小心若是前車發生轉倒事故,往往也會把後車也一起帶出場去。
我們從賽車轉播或是實際在路上開車騎車的經驗裡頭,時常都可以看到有騎士或駕駛因為過度專注於前車的動態與行徑,當前車發生狀況時後車會因為潛意識無法脫離跟車的狀態來不及反應而直接與前車發生相同的操作失誤造成事故,這種現象一般都統稱為Target
Fixation/目標定影。目標定影對於在賽道與公道上都有著同樣的高危險性,不過可以利用簡單的習慣改變,就能夠有效的避免這樣的危險狀況。
進入目標定影的狀況下,人體由視覺傳遞至大腦的訊息處理會在週遭認定是危險的狀態產生時,利用無法控制的反射動作來避險,但機率告訴我們往往這個狀態下的反射動作並無法保護人體,很多時候反而是把我們帶向損傷最大的方向。所以要避免這種不幸發生的方式,就是要避免進入目標定影的狀態。或許有人會對這樣的說法質疑,表示路上的狀況太多,根本無法完全避免,對於這樣的質疑也確實無法反駁推翻,但要記住一個重點,就算是機率也有高與低的差別,10%與90%雖然都不是100%,但兩者之間還是有極大的差別。如果避免目標定影就能大幅降低跟隨前車產生錯誤的事故,那何苦不養成更安全的騎車駕車習慣呢?
眼睛的視線是最關鍵的決定點。如果我們的視線長時間集中注意於前方的車輛,左右視角將越來越窄,除了前方之外其餘的視覺資訊都被大腦忽略,一旦有狀況發生時,或許視覺能夠清楚的紀錄前車與自己發生事故的細節,但記住事故這件事情不是我們想要的。為了避免讓自己視線固定在前方而產生目標定影,我們一定要養成隨時隨地利用眼睛餘光平行的左右與些許上下掃描前車以外的路況資訊,在任何自己覺得危險性提高時隨即在大腦裡頭產生一個脫困解危的B計畫。養成這種習慣最大的好處是不容易讓自己進入目標定影之外,一旦前方發生緊急狀況時,也不會潛意識下跟隨前車動作,而是馬上進入讓自己脫困的狀態,人體大腦非常奇妙,當一個人心理已經有準備時,突如其來的危急狀況下常常會做出讓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的完美脫困。
還有一個對日常行車或是賽道比賽都很有幫助的習慣也該養成,就是無論在任何時候都給自己與他人留一些可能發生錯誤的空間。這個空間在賽道上或許可以小些,但在一般道路上還是多留一點比較安全,不要以為在路上的每一個騎士或駕駛都有跟自己一樣好的應變能力,多留些許空間不是為了要讓前車安全,而是當前車發生狀況時,自己還有全身而退的機會,就是前面提到要隨時養成預備脫困B計畫習慣的重要性。
比方說騎車跑山路時前方有一輛速度技巧與自己相近的車友,你明明可以跟得很近,但為了安全就與前車多留了一點距離,視線隨時平行左右掃描路況,也因為緊盯前車而忘記用自己的視線與大腦來決定前方每一個彎道Apex點,萬一前車忽然因為彎道中有一攤碎石礫而忽然想把車壓得更低來繞過,不管前車是否成功避險,因為你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再加上視線沒有緊盯前方進入目標定影,所以或許你能夠輕帶煞車拉正車身就繞過這堆危險的石礫。反之如果你緊跟前車在目標定影的狀態下,你能做的應該只有受大腦潛意識反應下的擺布,脫險的機率絕對不會比前者來得高,無論在賽道或是公路上講的都是機率,應該沒有人會選擇危險機率高的方式才對。
所以為了提高行車安全性,我們都需要培養與善用騎車駕車時正確的視線習慣,隨時隨地在大腦裡不斷的針對前方的未知做合理避險計畫,當這樣的視覺行為與危險預想養成變成習慣之後,將會大幅度降低讓自己進入危險的機率,同時如果真的有緊急狀況發生時,也不會因為驚慌下無法控制的反射動作而把自己送入危險與傷害最大的狀況,能夠減少危險1%,或許就是得到超過10%的安全。
譯文
We2Go 來源 sportri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