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MOTO GUZZI >> Stelvio


義大利車廠Moto Guzzi終於正式公布保密功夫極不到家,並且在EIMCA米蘭車展前全世界車迷都已經知曉的2024 Moto Guzzi Stelvio。這款新車是以V100 Mandello為基礎進行打造,配置同一具1042cc水冷橫置V型雙缸引擎,並且使用具萬向接頭的傳動軸傳遞動力,驅動後輪。騎乘人體工學部分定位為長途旅行使用,同時也裝置了最新科技的雷達跟車系統。車廠同時也特別強調這具體積小的全新橫置V型雙缸引擎是整輛車的核心,1042cc的排氣量由兩個96x72mm的活塞汽缸組完成,汽缸上座採用4汽門機構,開啟的設計則從過去的推桿變更為鍊條帶動,伴隨雙凸輪軸的運轉將汽門開啟與閉合。


鍊條傳動汽門啟閉機構的優勢在於能夠搭配大角度凸輪軸的設定,如此便容易做到兼顧性能、環保廢排、與運轉經濟性。汽缸頭的配置也做了90度的轉動,將進氣汽門放置在橫置V型引擎的內側,左右兩缸相對,這樣能夠將騎士騎乘時膝部空間大幅改善,同時進氣氣道也藉此縮短長度並得以設計得更加筆直,配合裝置在雙缸引擎中央的空氣盒與搭配52mm口徑的電子節氣門與高流量設計的進氣岐管,都是大幅提升燃燒室效率的功臣。排氣汽門藉此放置在引擎左右邊的外側,也減少了橫置V型引擎高溫帶給騎士的不友善,這一點在車輛慢速時改變尤其顯著。


為了配合Moto Guzzi Stelvio多功能車越野的需求與特性,Moto Guzzi在原本V100 Mandello的傳動軸設計上,做了適宜的修改。車架結構部分同樣也做了部分修改,車廠宣稱在前軸懸吊部份的設計是100%打掉重來的作品,與V100 Mandello完全不同,前叉的鎖點上也加強為4點,藉此以提高車架整體的高剛性需求。


前叉採用46mm Sachs預載/回彈可調整式,後避震使用同樣為雙向可調整的KYB產品,前後避震的行程為170mm。煞車系統部分採用Brembo單體輻射卡鉗搭配320mm浮動鑄鐵煞車盤,後煞車為280mm碟盤與對向單活塞卡鉗,前後輪圈的搭配採用前19吋後17吋。


2024 Moto Guzzi Stelvio同時也是車廠第一輛配置前後雷達系統的車款,裝置雷達系統後車輛便能夠配置主動跟車ACC系統與前方正面撞擊警示系統與盲點偵測,同時還能夠擁有車道變換預警,警示的部分採用聲音與燈號兩種方式同時進行,燈號的部分會出現在儀表燈號與後照鏡鏡片中;雷達系統列為選用配備。


電控系統的核心採用Marelli 11MP 6軸IMU,以此為中心配置了彎道ABS、4階段TCS、5種騎乘模式。騎乘模式包含Tourism/Rain/Street/Sport/Off-Road,同時也允許騎士針對每一個模式做些許個人化微調,騎乘模式整合電子引擎煞車系統、動力傳輸、與TCS循跡系統。在Off-Road模式下引擎煞車效果最明顯,動力輸出也最直接,ABS也僅針對前輪作動,騎士在特別需求環境下也能夠將TCS與ABS完全關閉。最後在車輛配色部分,2024 Moto Guzzi Stelvio有Giallo Savana與Nero Vulcano兩種配色,將會在2023年底進駐展間。


 

 

 

 
引擎形式 水冷四行程橫置90度V2汽缸
全長 約 2125 mm
全寬 約 835 mm
軸距 1518 mm
座高 830 mm
裝備重量 245kg
總排氣量 1042cc
供油方式 Marelli電子噴油系統 Ø 52mm 單節流閥
啟動方式 電發
壓縮比 12.6:1
最高馬力 115 hp at 8700 rpm
最大扭力 105,0 Nm (10,7 Kgf-m). at 6750 rpm
油箱容量 19.3公升備用包含
傳動形式 軸傳動
前懸吊系統 Sachs 46mm USD 前叉,回彈和預載可調;6.7 吋行程
後懸吊系統 Kayaba單震,回彈和預載可調;6.7 吋行程
輪胎(前) 120/70 - r19
輪胎(後) 170/60 - r17
前煞車系統 320mm單碟 BREMBO四活塞卡鉗 ABS
後煞車系統 280mm單碟 雙活塞卡鉗

前往MOTOGUZZI官方網站
分享到  分享到您的臉書 
   

MotoCity 重型機車論壇_重車檔案 V 2.0 COPYRIGHT